心象灵动自精神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桑秋华摄影艺术印象【文/张文欣 2013.1.17 】


象由心生,心随象动。只有将心灵投入到摄影创作之中,才能将客观的物象与摄影人主观的心象交融为一体,创作出意象隽逸,气象万千的作品。桑秋华就是这样的一位摄影家。他的摄影作品,不论是生活纪实、自然风光还是商业广告,都映射出强烈的人文精神,让人感受到摄影人心象世界的灵动和担当意识的自觉。

1982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桑秋华出于好奇参加了一期摄影基础培训班。短短40个晚上的培训,从摄影基础理论到相机的结构与操作,光线的掌握与运用,暗室的冲洗与放大,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培训结束了,他也彻底迷上了摄影。为了买相机,一连几天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母亲看透了他的心事,用准备还债的钱给他买了一台海鸥4B相机。没有暗室,他用被褥把自己卧室的门窗蒙住;没有印相箱自已作,没有安全灯,就用红纸包住一个普通灯泡代替;显影定影药液的器具就用两个饭碗代替,门窗玻璃代替上光机。就这样,他开始了对摄影艺术王国的探秘。  从此之后的几年里,每逢工作之余和节假日,他骑上自己那辆破旧的“大金鹿”自行车进行采风,走乡村,串农户,几年间足迹遍布整个鲁西南。采风回来,他把自己囚在黑室,冲胶卷,洗照片。酷夏,暗房闷热,蚊叮虫咬,他无暇顾及;严冬,暗室结冰,手脚麻木,他全然不知,孜孜迷恋着梦中的影像王国。  为了创拍黄山雪景,他春节假期独去独归,攀悬崖,登峭壁,在黄山一呆就是十几天。为了拍鸟姿,他让公园管理员把自己锁在鸟笼中,仔细观察,静息等候,伺机抓拍。有一次,公园关门了,管理员竟忘记了他还在鸟笼中。为了推介家乡城市建设新成就,他3次攀爬上200米高的烟囱,两次攀爬上180米高的电视转播塔。为了抓拍人民子弟兵抢险救灾镜头,他连续4天奔波于黄河洪水滩区。菏泽是牡丹之都,为了拍摄牡丹,他连续20多年坚持于谷雨前后20天左右时间里早出晚归,苦苦寻觅牡丹的芳姿和神韵。  凭着这种忘我的痴迷和投入,桑秋华在快门“咔嚓”之中走过了30年的光影变幻之旅,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精致典雅、简约隽永的摄影艺术风格,取得了令人敬慕的艺术成就。从1985年作品《请你慢慢走》获山东省商业系统摄影比赛银奖至今,先后有140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影展和大赛中136次获奖,23幅作品先后入选美国PPA国际影展、奥地利特别专题巡回展和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巡回展。在《中国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大众摄影》、《国际摄影》、《摄影世界》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500多幅。

纵观桑秋华的摄影艺术之路,从1982年涉足摄影,可以分为三个10年。

第一个10年是桑秋华摄影艺术的探索期。这一阶段,他以如痴如狂般的热情投入到摄影之中,系统学习摄影理论,借鉴中外摄影流派,扩展自身的文化艺术内涵和修养,孜孜以求,掌握摄影语言,探索语体规律,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水平,并为以后的摄影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这期间就先后1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影展和大赛中获奖,其中,《在这块土地上》获橄榄杯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田家风味》获国际摄影季赛三等奖。

第二个10年是桑秋华摄影艺术风格的形成期。这一阶段,他更注意内外兼修,勤奋创作,探索摄影言语的自由表达和摄影风格的自我追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精致典雅、简约隽永的艺术风格。连续两届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连续五届荣获山东省广告摄影“十佳”称号;被山东省摄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优秀会员荣誉称号。

从第三个10年开始,桑秋华进入了摄影创作的自觉期。这一阶段,他开始了一位摄影家的本位自觉,将摄影创作更深地植入于现实之中,在更高、更深层次上达到物象、心象的意象交融,表现出一个摄影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创作出《初夏东明集》、《玉女》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桑秋华的创作致力于身边生活的提取和锤炼。虽然他不反对远足异域进行采风创作,但他最注重的却一直是身边存在的一切和正在发生的一切。他认为,摄影是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虽然美无处不在,但最能够深入把握其精髓并成功表现的对象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不是陌生的天际。因此,他始终把身边的生活视为创作的源泉,把艺术的根须深深扎在家乡的沃土之中。在他的镜头下,看似平常的身边生活和事物总能化平庸为神奇,生成一幅幅感动人心、光彩夺目的影像。

桑秋华摄影的题材涉猎很广,但不管哪一类题材的摄影,在保持其鲜明个性和风格的同时,都以一贯之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摄影人的责任自觉,以摄影家独特的视角审视人生,关注社会,与时代共呼吸。在他的作品里,即有热情奔放的抒发,也不乏直面现实的冷峻。

纪实摄影是桑秋华摄影创作的重要部分。对于纪实摄影,他从不满足于事物表象的照录,在他看来,那只是一种掠影似的拍照而已。他注重在深刻领悟和把握表象背后的特质和意蕴的基础上,对纪实题材的美学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和提炼。因此,他的纪实摄影作品,看上去总是那么美、那么富于意境。《期盼》是反映农村儿童生存现状的作品,墙角下女孩怀抱着熟睡的弟弟(或妹妹),那焦灼的神情、冻僵的小手,不禁让人砰然心动,联想起那些渴望着父母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

《初夏东明集》是取材于乡村集市的一幅作品,虽然不能把它归入纪实摄影一类,但确是很“写实”的优秀之作。经过后期影调的大胆处理,全景式呈现了夏收前农村集市的生动景象,俨然一幅民俗画卷。

桑秋华一直从事广告摄影,曾连续五届获山东省广告摄影“十佳”称号,其取得的成就于兹可见斑。除了商业广告摄影,他还拍摄了大量的公益广告作品,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社会、环境、人口和未来的忧患和思考。《逃离家园》、《安全厨房》等就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之作。

菏泽是闻名天下的牡丹之都,为牡丹立传、为国花塑魂被桑秋华看作是自己的份内之责。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但如何通过镜头捕捉和表现她的内在意蕴确实不易。近三十年来,他坚持不辍,不仅在花开季节拍牡丹,春夏秋冬,牡丹的不同生长期都他要拍摄。到目前,桑秋华的牡丹摄影作品达20000多幅,并建立牡丹图片数据库。先后出版牡丹摄影专著3部,还与他人合作出版牡丹图书23部, 600多幅牡丹摄影作品被国家邮政局采用,分别制成牡丹个性化邮票(207枚)、邮资明信片(233种)、邮资封(45种) 邮册14套发行。